饮水思源站 | 文章阅读 | 精华区离线浏览 |
---|
发信人: daneestone (关二哥), 信区: outdoor 标 题: 题目1:高山病的防治 题目2:山难的预防及救护 发信站: 饮水思源 (2006年08月20日21:13:41 星期天) 转一个很详实的专业讲稿 主讲人:李舒平 地点:贵州大厦多功能厅 题目1:高山病的防治 题目2:山难的预防及救护 今天我讲一讲高山病的防治,讲完后,大家交流这方面的经验。 高山病是登山中一个很重要的问题,去登山之前,我们要了解高山病的症状,有哪些表现, 遇到高山病应该怎样救治,这对登山的顺利和成功非常重要。 高山病大概分为二种:一、高山特有疾病,指在别的地方不会发生的,只有在高山上 才能发生的病;如:高山反应、高山肺水肿。二、高山常见,易发生的疾病,如雪盲、冻 伤,胃出血,这些病其它地方也有,但在高山更易发生。高原病和高山病没有区别,概念 是一样的。只不过因为我们是搞登山的,我们所处的位置高一些,比高原病海拔更高,问 题更严重,叫高山病会更引起重视。 我们先讨论一下高山特有的环境: 由于第一种高山病是在特殊条件下特殊环境下发生,所以我们很有必要了解高山环境 的特点。 一、高山环境的基本特点:一个是地理方面的特点 :地质、地貌;第二个是气候上的特点 。 下面看一个表,略 在物理学上,气压的概念有两种,一种是体积的概念,一种是质量的概念,实际它们 是一致的,可以换算。 我加了两个高度,一个是拉萨高度(3680米),一个是珠穆拉玛峰的高度,它们和登山 的关系比较密切。这个表里有几个数字是典型的,一个数据上拉萨海拔高度情况,大气压 和氧分压降低了三分之一,相当于海平面的2/3,在海拔5308米地方,气压基本上是海平面 的1/2,到了六千米处,降得更低,到8000米处,整个的气压降低了2/3,基本上相当于海 平面的1/3,所以8000米做为一个指标高度,气压在这里的变化很大。 大气压,形象的讲,每平方米地面平均承受10吨的大气压力,听起来非常大,但人体 内外是平衡的,平常感觉不到大气压力。1个标准大气压是760毫米汞柱,相当于1013.25个 毫巴,(毫巴是气象学上的一个单位)。 标准大气压的标准计量是:在温度为0度的时候, 在南北纬45度的地方的海平面上的大气压。 标准大气压在计量上是一个很精确的数字。在标准大气压条件下,每一个人1平方厘米 体表要承受1.033公斤空气的压力,总重量可达到是15-18吨。这个数字很吓人。 随着高度升高,气压逐渐减少,减少的曲线不是一条完全的直线,它除了受到海拔高 度影响以外,还受到气温、日照、纬度、地形、温度、风等因素的影响。整个地球的大气 层,2万米以下的地方,空气结构是基本稳定的,没有什么变化。氧气的含量是20.9%。一 般也可以讲21%。从0海拔一直到1万、2万米高度,这个含量不变,空气结构不变。 气压对登山的影响是不大的,虽然它对人体很有作用,比如象潜水病、航空病,因为 气压急速变化的时候,体内压力的变化和外界气压的变化不能很快达到一种平衡,才产生 问题。登山不用考虑这些问题,因为登山是一个缓慢上升的过程,体内外压力能够慢慢的 平衡。 下面讨论大气里含氧量的增减和高山病的关系。 大气的含氧量基本上稳定的,在我们所从事的登山活动这个海拔高度范围之内,是一 个稳定的值。 我先介绍几个数据,一个是在拉萨,含氧量降低1/3,这个高度是发生生理障碍的发生 限度。一个是5308米的时候,也就是气压降低1/2,或者说人所能享受到的氧气已经到了海 平面的一半,在这个限度上,从生理上测试结果来看,是人类长久居住生存的限度,在53 00米以上,在这个高度以上没有长期居住的居民,在这个高度以上活动的人,也就是一些 采矿的工人和登山的运动员,连游牧民族在这以上也没有居住点,最高人类居住点大约是 5330多米,在南美的波利维亚,它是一个矿区,矿区工人居住点为5400米左右,矿点在57 00多米,但是他们无法在5700米居住,每天从5330米到5700米地方去工作,然后返回来休 息。 到19200米的地方,气压是47毫米汞住,氧分压是10个毫米汞柱。到这个高度上,沸点 已经降到35度,人体最低体温是35度,35度以下人类生命就无法生存,理论上在这里,人 体内的体液已经处于沸腾状态,当然谁也不可能去试上一试。 下个表:大气中的氧分压的变化,直接影响人体生理上的变化。人体从空气中吸入新 鲜空气,通过气管到肺泡,进入动脉,然后进入红血球。 对我们有重要影响的几个高度,在4000米时,人的呼吸气量大幅度增加,增加到20%~ 100%,氧气已经明显不够用,必须使劲呼吸和喘气。在6000米时,肺泡内氧分压已经降到 40毫米汞柱,国外认为6000米是一个坎,氧分压降得很低,氧气要从肺泡气里弥散进入动 脉血,主要是靠肺泡内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的压力差 ,这个高度压力已差降到7个毫米 汞柱,弥散有一定困难。 在平原地区,上述氧压差一般是10个毫米汞柱,正常情况下无需用力呼吸。世居高原 的人(4000-5000米范围),肺泡内氧分压和动脉血氧分压相差1个毫米汞柱,这可能是当 地人对高山适应,压差需要很小,他们也能爬的更高。一般平原人,要有10个才够用。到 6000米,氧压差就更小,从理论角度上讲,7000米是人的生理极限。在这个地方,人体肺 泡里氧分压和动脉氧分压基本上差不多,从理论上讲,氧气无法从肺泡里进入血液送给人 体的组织进行能量代谢。 北京地区人的动脉血氧饱和度为95%;4000米,85%;6000米,66%,到珠峰顶峰,50% 。 从我们以前观察情况看,珠峰大本营(5200米),运动员的血氧饱和度在85%左右,数 据基本是一致的。 人对缺氧的适应性,是具有先天素质的性质。在5500米,就是血氧饱和度两极分化, 77%人都一样,好的和差的不多。到6000米,很好的占40%,到7600米,很好到只占4%,所 以耐低氧能力突出好的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,大概4%~5%左右。耐低氧能力差的人占6%左右 。这是不是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,我们登山,要知道自己的极限,不能不考虑自己的情 况硬上。 下一张表,是血液循环图,氧气在毛细血管交换,毛细血管进口端动脉内氧分压是40 毫米汞柱,肺泡氧分压要比40高,才能进行气体交换。越高,氧气就渗透交换得越充分, 在静脉端氧气含量基本与外界含量一致。 所以登山时,低压的影响不大,但低氧的影响很大。 低氧对大脑神经的影响: 大脑完全缺氧的情况下,一般三分钟到五分钟,缺氧对大脑造成的损害不可逆转。到 8分钟时,大脑细胞大量坏死。 严重缺氧,即不完全断氧,如雪崩的情况人的周围会有少量空气残留,这种情况30分 钟左右,损伤就是不可逆的。小脑的存活时间长一些,长5分钟~6分钟,延髓的存活还能延 长十几分钟。 在7000-8000米,动脉血氧饱和度为69%时,出现动作错误,64%时,出现震 颤,56%时,临界意识不清,8000米时,为56%,意识模糊。 这些数据来自于人工实验室,在减压舱里得到,机器测出来的,数据比较死,反应不 出个体的差异。由于人体适应性能力存在差异,还由于减压舱里高度急性上升,在一个高 度停留的时间不超过半小时,通常是减压减到1000米的高度,然后做实验测数据,过了半 小时,继续减压到2000米~3000米,就这么上到8000米高度。实验室的极限缺氧,和登山不 一样,登山是一个很慢的逐步适应的过程。所以我们既要要尊重科学,但也要看实际。王 富洲他们三个人60年5月24号登上珠峰,从8830-8848高差14米,路程40~50米,一共用4多 个小时才爬上去,再从顶峰回来,回到8800米,共用了6个多小时,他们一点氧气没有,还 能顺利回来,也没有什么大问题。 曾经有一个登山者在低压舱里做实验,上到9120米,停留30分钟,肺泡里氧分压降到 31毫米汞柱。比8000米的平均值还高一点,他很清醒,又上到1万米,肺泡里氧分压降到2 4个毫米汞柱。他还是清醒的,只是活动缓慢一点。 差的人在昆明1800多米就有高山的反应,大部分人在3000米开始有高山反应。 7000米以上曾经被认为是高山死亡带,现在一般认为是8千米,从理论上讲人类无法生 存,但不一定马上会死,呆长了才会死。如果有人在珠峰峰顶,呆上一周,肯定下不来。 5800米是英国的生理学家和登山家Pugh根据自己体会定出的,他的登山营地设在5790米, 他认为在这里能做到完全代偿。我们从生理测试的各个综合因素的数据来看,觉得5500是 个界限。由于他本人既是生理学的专家,又是登山的专家,国际上认可了这个数据,把58 00米作为人类身体可以完全代偿的一个限度,当然这是根据实践经验估算出来的。 3000米以上称高原地带,3000米以下算平原地带,5800米以上为特高海拔,5800米以 上是人类长期生存极限。 6000米是高等植物生长极限,7000米是陆地动物的生长极限,7000米以上无陆地生物 。 强烈太阳辐射的影响 太阳辐射影响我们健康的主要是紫外线 紫外线有长波,中波、短波,波长越短对人体损害越大。高原地区,一是由于海拔高 ,紫外线很强烈,海拔每升高100米高度,紫外线辐射增加1.3%左右,在增加的太阳辐射里 面,短波紫外线的增加对我们的影响会更大。 二是由于空气稀薄,透明度高,对紫外线辐射阻挡小。 三是由于日照时间长。四是由 于冰雪的反射率高(平均反射率70%,新降雪80%,亮冰90%以上)。在高山上,一见了雪,必 须马上戴太阳镜。我们93年和台湾队员一起登珠穆朗玛,其中一个队员是户外专家,经常 带大家去登山,偏偏就是他自己得了雪盲,因为他是近视眼,用的是套的墨镜片,只带了 一副,在山上摔了一跤就没了。他说是进了砂子,眼红,风一吹,又是疼,又是流眼泪。 其实这就是雪盲,雪盲的症状之一就是像眼睛里揉进了沙子。 所以大家要牢记住,见了雪必戴眼镜。尽管雪盲没有后遗症,但会影响本次登山。有 经验的登山者,都有备用眼镜,以防万一,宁可多带一点,累一点,也不要因此上不了山 ,白来一趟。 这个表上的紫外线的强度,是倍数比较。在武汉海拔23米,基本为平原。以之为1,珠 峰大本营的短波紫外线则为13倍;以大本营为1,9000米则为1.67倍,非常厉害,除了雪盲 以外,还能引发口唇疱疹,日光性皮炎等,并对整个机体的适应能力和适应状态都有影响 。 低温的影响 在高原上,高度每升高100米,气温平均降低0.56度,而且高原地区,温差很大。 人的体温降到35度时,整个处于低温状态,所有生命器官,包括心、肺、肝等器官, 温度降到25度时,不能进行新陈代谢,心脏停博。此时,呼吸还会有一点。但假如时间短 ,还有可能救治。 风的影响 一个是压力(推力)的影响,表现在增加体力消耗,使登山者很累,体力消耗很大, 花很大力气克服风阻力。另一个方面和温度有关系。我们实际感受到的体温,主要取决于 气温同时受到风速很大的影响风可以迅速散热,体表实际温度急剧下降,我们所见的冻伤 里面有很大一部分,不仅因为室外温度低,而是因为风大。65年在珠峰训练的时候,风很 大,人就象放在低温实验室快速降温,你能看着没有保护的鼻子迅速发白,发青,发黑, 非常快,就跟实验室里就把兔子脚放在液氮里类似。登山冻伤防护上很重要的一点是避风 ,不能被直吹,要戴围巾,帽子,手套等等防风。另外,遇到大风,要会躲避,藏到安全 处,实在找不到,也要背对风。实际温度等于实际的 气温加上系数乘上风速,和风的关系 很密切。 风速最大级是12级,29米/秒以上就是12级(风的分级一共只有12级)。珠峰的顶峰风 很大,在8100米大风能把人和帐篷吹走。珠峰地区一年平均风速是50米/秒,夏季15米/秒 ,冬季45米/秒,最大为105米/秒,春季20-30米/秒。 湿度的影响 湿度随高度增高而减少,越往上走越干燥,到4000米,相当于海平面湿度的17%,到了 6000米相当于海平面5%,到了8000米是1%,非常干燥,人会觉得很难受,。 雷暴的影响 新疆地区电离活动比较多,那里的登山者身上的金属物会闪闪发光,就是电离感应的 作用。在纬度较低的西藏,雷暴不常发生。 以上我介绍了高山环境特点,作为认识高山病的背景知识。 第二个问题,谈一谈高山病的发病原因和机制。 高山病主要病因是缺氧,其它原因较次。氧是人类生存和发育成长基本条件之一,所 以高山缺氧势必会造成人体各种功能障碍,结构的损害,从而产生各种疾病。 在缺氧条件下,人体以增加摄氧量和细胞的供氧量,同时以组织细胞提高利用氧的能 力,来克服和减少缺氧带来的伤害,也就是机体对缺氧产生了适应能力。缺氧的程度加重 ,超过体能限度,就会产生高山病。高山病的发病过程,也就是适应与不适应此消彼长的 发展过程,也就是环境缺氧和人体抗缺氧能力之间,从不平衡到平衡,再进入新的不平衡 ,最后建立最脆弱的新平衡。只要缺氧程度不断加重,最后一定会发生高山病。 缺氧对机体的影响,综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能量代谢。人体的能量的产生,是由各种 营养物质转为糖,进入循环,最终进入各种细胞、化为ATP,供给人体使用。糖代谢本身是 有氧反应,所以在缺氧情况下,会造成ATP的缺乏,会造成能量不足,细胞会病变,坏死。 大脑缺氧的早期,轻度情况下,人处于兴奋状态,我们经常可以登山时看到,有些平 常比较腼腆的人到山上变得很大胆,话也敢说了,事也敢做了,原来很谦虚的人在山上可 以变得很狂妄了,很会吹牛,在某种情况下,缺氧会导致心理变化,大脑皮层处于一种兴 奋状态,人表现的张扬亢奋。然后,如果缺氧进一步加重,大脑皮层受到抑制,这时人比 较郁闷,很受压制(听众大笑),沉默寡言更严重,还会有幻听,幻视。有个登山队员, 75年为了完成任务,尽管他适应并不好,还是坚持到了8000米时。以前他在这个高度上出 现过幻视,看到了喇嘛庙,后来他因滑坠牺牲。另外人走路不太稳,自控能力比较低,在 高山上,登山运动员较易发生争吵。还可能变得很固执,一意孤行。人到那份上,自己都 不知自己怎么回事了。严庚华同志登珠峰,当时他的压力很大,多少人劝他不要再登了, 他都不听。他就非要登。因为电视台都准备好了,再要电视台准备一次,那是很困难的。 他以前没到过那么高的地方,适应不良,高山反应可能是他牺牲的因素之一。 人在缺氧时,判断能力不是很准确,会有意识朦胧,模糊,一直到晕厥。 缺氧对心脏也产生影响,心率每分钟增加20-40次,人就比较难受。如果心动过速持续 1-2天,就应-该下撤。缺氧会使心脏肥大,血压变高,血细胞增加。血细胞增加的好处在 于增加了运货车辆,但运的东西少了。血细胞增多可以提高运动员的有氧运动耐力,但同 时血液稠度增加,血栓发生率变高。 这种效应是高度缺氧产生,也就是EPO刺激产生的。 血红蛋白在高原20克正常,登山运动员会达到27克。 对血液驯化和组织供氧产生很大 的影响。 缺氧会影响消化,胃蠕动变慢,人不想吃东西。 并且将影响微循环,由于氧和营养要 经过微循环才能供身体各部分使用。如果微循环有问题,人体的能量供应会产生不足。 缺氧对内分泌的影响,使人体内环境发生变化。 会影响泌尿系统,阻碍水和Na的排出 。另外由于内分泌的影响是全身性的,所以缺氧的影响广泛而弥散。 低氧也是冻伤,雪盲易发生的原因。 第三个问题:高山并的防治 这张表是登山事故,死亡原因比较表 第一位滑坠,二雪崩,三高山病,因此我们对高山病给予足够重视。 高山病使队员提前出山,造成减员。它也是滑坠的原因,由于高山反应体力不支,走 路不隐,意识不清,是滑坠的重要原因。 表2 慢性高山病和我们来讲问题不太大,主要对长期在高山工作的人来说,更重要一些, 一般6个月以上停留高原才可能发生慢性高山病,平原人长期在高原上生活,才有慢性高山 病。我们登山一般最多长三个月,不至于发生这个问题,所以这里只讲急性病,这些急性 病经过治疗,休养,基本能恢复,不会留下后遗症。 第一个就是急性高山反应,这是最常见的,这个表统计在3350-5500米之间的1925人中 有800多人发生高山病,有240多人在3天内渐渐恢复,随着停留时间延长,完全活的很快乐 的越来越少,大多数比较痛苦 。 一般来讲,急性高山反应在6-12小时发病,大部分十几个小时后发病,最长的24小时 后发病,一般在三天以内恢复,最长的人14天以后才慢慢恢复。 主要表现: 5900米以上,轻度反应100%(包括藏族在内),大家都有,不分藏汉,一律平等。 较重的反应,如浮肿,全身无力,精神不佳,眼睛浮肿,显然汉族多。随着海拔高度 增加,人数越来越多。主要症状是头痛、头昏、睡眠不佳、全身无力、食欲不好、浮肿等 几种反应。 急性高山反应的预防: 高山病的诱因关键是缺氧。 有些病可以预防,因为它和到达高度,上升速度有明确关系,因此上高原要慢慢上。 它也和个体适应能力有关。在进山前进行体能训练,做有氧运动,(主要是耐力性项目) ,长跑、游泳等等,很有用处。高山反应的严重程度,恢复快慢和整体素质有关系,有一 个很大忌讳就是上山前不要得大病,尤其伤风感冒正在流鼻涕擦眼泪,不要上,这是不太 安全。 高山反应和心理因素有关,有人出问题,心理紧张,身体没有什么不好。进山以前, 听了很多传闻,过唐古拉山口时不知道已经到了,没出问题。过了以后,有人开玩笑说到 了,他就马上不行了,这其实是紧张状态下的生理反应。 药物预防。 国家登山队基本上不用。因为药物掩蔽了人体的正常反应和恢复,如果掩盖了问题, 我认为反而不好,不主张用药。 如果实在要用,药物有两种比较可靠。复方党参片,进高原之前两天开始服用,每天 8片,减少高山反应的效率为80%。,部队上销量很大,由于一般平原用不上,药店里没有 这药。 另一种药片也有效,醋氮酰胺,本质上一种缓和的利尿药,是磺胺类药,在国外用较 多,英文名Diamox。进山前一到二天开始用,每12小时服一次,一次250毫克,上高原后继 续服用,共服药3-4天停。 治疗问题: 1、扛着,等着机体适应,如果适应不了就回家,不要硬撑。 2、对症治疗,头病医头,脚痛医脚,让病人感觉舒服一点。 头痛就用一般止痛片就很有效,又简单 ,又好买,又管事。对胃刺激小。阿斯匹林也行, 但对胃刺激大,总之: 止痛的药就可以用。 血压高,用降压灵(治早期高压的药),再用一点利尿片,小剂量。 浮肿:受重力影响比较大的部位,如眼睑,下肢易浮肿。我们75年那时比较辛苦,生活条 件差,陪同的战士更差,还要负责警卫,建营等等艰苦劳动。战士知识水平低,浮肿得很 厉害也不知道找人,我们的运动员浮肿也不少,有眼皮的,有小腿前侧一按一个坑的。比 较浅的坑,是轻度浮肿,不要紧,用氨茶碱,有利尿和扩张血管作用,效果不错。100毫克 一片,一片就行,一天1到3片。肿的程度严重,可以用双氢克尿塞,25毫克1片,一片就行 了,剂量要小,因为是高山反应是正常反应,而速尿片副作用较大。 3、急性脑水肿,急性脑昏迷是比较严重的问题,会威胁生命。 它是由于细胞水纳滞留,细胞内水肿和细胞间隙水肿(从血管里渗出的水份增加)两种造 成的脑水肿 治疗:1、吸氧,一般的高山反应一分钟氧气流量用1-2升就可以了,脑水肿则要用3-6升氧 。吸氧,颅内压很快下降,头痛,恶心的症状也会几乎消失。 2、脱水治疗。主要口服药,用速尿片,40-80毫克,一天服3次左右,一天总量不要超过1 80毫克,在利尿的同时注意补钾,利尿时把大量钾排出去了,人体比较衰弱,而且电解质 不平衡以后,,心脏等部位容易出现毛病,要吃水果或补充钾盐KCL。 直接作用血脑屏障的药物,50%高分子葡萄糖注射,20-60毫升,甘露醇,(降颅压的药) ,250毫升 ,一天二次 。还有地塞米松,低分子右旋糖酐等。 要控制剂量,计算补充程度,还要加钾、ATP等,这个方法要由医生使用。 3.急性肺水肿 它是重要的高山病,在文献上看, 最低发生区域报告2250米。它和平原肺水肿不一样,不 是因为感染引起的。4000米以上,发生率逐步在增加。发病率根据不同数字统计,为5.7% ~12.7%,死亡率10%-40%。 病因是肺动脉高压,肺动脉血容量增加,肺的毛细血管透通性增加,肺毛细血管及小动脉 栓塞等。 预防:要有比较良好的身体状态进入高原地区,不要在伤风感冒,发烧等有些疾病的情况 下去,并且要逐步适应,不要上升太快。 症状和治疗:首先要识别肺水肿。全身的症状是头痛、食欲不好、呕吐、恶心、这种综合 的状态,高山反应都会有。特点是呼吸问题,咳嗽、痰多,痰形状有特性,血呈紫色,或 粉红色,有气泡在里头,很多,一团一团的。病人不发烧,心率快,呼吸急,不能平躺。 78年,我去西藏大珠峰本营工作,有200多人,医务组5个人,有一个人,误诊是感冒,但 能听见肺里的水泡声,呼噜呼噜的。吐的痰有颜色,非常多,从外表就可以明确诊断这是 肺水肿。耽误肺水肿是比较危险的,在没有医疗条件下,2-3天死亡。 治疗的关键是给氧,利尿,降低肺动脉压,病情稳定后,往山下送。这是最好的办法,送 下去愈低愈好。 暴发性肺水肿,演变得的很快,没有过渡阶段,呼吸困难,剧烈头痛,呕心,马上进入昏 迷,而不出现明显的呼吸系统症状,更加凶险。 我们在山上要更小心一些,因为医疗条件不够,交通不便。用氧,利尿,控制病情后赶快 送走。 4.红细胞增多症 这种病发作较慢,我就不介绍了。 冻伤: 治疗要快速复温,慢速复温效果不好,快速能保留更多残肢。用热水泡,40-42度的热水泡 20-30分钟,一直泡1-2周,开始的越早越好。不马上开始的,它随着气温升高冻结组织慢 慢开始自己化,对冻伤组织损伤大。可以涂呋喃西林霜剂,效果不错。 预防:戴手套,帽子,鼻罩等等,注意避风,要弄干袜子,不穿小鞋,不戴手套或戴薄手 套很危险;不要碰金属,石头。 我们要知道这些高山病的症状,有病要承认。登山的人中,两种人容易出问题。一种怎么 都不承认有病,硬挺,或是忍耐力太强容易忽略:另一种人则神经过敏,造成很多不必要 的麻烦,而真的病了,又可能被大家忽视。另外,一旦发生问题,要慎重,不要冒险,要 观察。最好每上升500米,适应一夜,再爬高, 缺氧是高山病的第一原因,最好的办法是下撤。75年登珠峰,有一个队员高山反应,吐了 一地,喷射呕吐,颅内压增高,神志不清。我觉得不是高山肺水肿或高山昏迷。他说自己 不行了,死活不想走。别人把他拖起来向下拉,拉到5800米自己能走了,走到5700米想找 根烟抽了。由于高山病发作时生不如死,很多人不肯走,要逼他下撤,这是是非常重要的 手段 饮食: 尽可能吃高糖的食品,结构调整为第一碳水化合物,第二脂防,第三蛋白质,有条件的多 摄入液体能量,如果汁、肉汤,牛奶,还能补充一部分水份。奶茶是很好的一种食品,酥 油茶也好,是高热量食品,并且脂肪多,对皮肤有保护,湿润的作用。里面的茶碱还可以 利尿作用。 登山前身体检查 : 到4000、5000米以下去旅游、只要没有严重心、肺、肝的疾病就可以去。曾有中风或肺栓 塞,严重贫血,镰刀型细胞疾病,怀孕,血压比较高等免去。 听众问的问题: 睡觉喘不上气,怎么办? 答:尽可能垫高头,坐看睡也可以。 也可以用氨茶碱等药物。 刚到高原就吸氧,好吗? 答:两方面看:一:这样会影响人体适应性及时建立,但可减轻反应。二:如果反应严重 ,吸氧可帮他渡过难关。反应不重,尽量不吸 雪盲以后,如何治疗? 答:见效快的有地卡因滴眼液,帮助充血的眼睛恢复:强的松滴眼液也不错,普通滴眼药 也有用。一定要遮光,哪怕用黑布挡一挡,遮比不遮好。 大量补VE,有用吗? 答:作用不是太大。 高山皮病,日光性皮炎,还有脱皮,过敏,起小泡等,如何防治?防晒霜有用吗? 答:用肤轻松一类的药。 防晒霜,如果是正牌制作,有规格的有用。 补氧类的药 ,象赛鲨力有用吗? 答:我觉得学生们补脑用的药,高山上没什么用。但有人说头痛吃,也管事。我认为要看 其中有无别的成份。 厌食怎么办? 答: 吃点开胃药,肠胃康等。胃是很容易出毛病,胃酸分泌多是一种应激反应,严重会出 现胃靡烂,胃广泛性出血,渗血。一吃就吐,大便发黑,这种病业余人员很难处理。 在哪里买这些药品呢? 答:一般大医院会有。 高山上带隐形眼镜,行不行? 答:隐形眼镜最主要是清洁,风沙大时,最好不带,不方便。隐形眼镜戴不戴,跟海拔无 关。 红景天有用吗? 答:不好说。 也有报告认为效果不错。 血栓如何判断,如何治疗? 答:诊断不易,需要专业知识。如果要治疗,主要有抗凝,溶栓,简单的药品有潘生丁, 有一定预防作用,但一旦有栓塞形成,就没什么效果了 。 补VC有用吗? 答:有用,最好能吃,每天300毫克-600毫克。 发烧,耳背正常吗? 答:身体发热是正常的反应,会有低烧,比正常体温高0.5-1度。 耳背也是缺氧的问题,听力障碍。睡不好,失眠,都是常见反应之一,吃安定类药就可以 。安定,舒乐安定,海洛欣效果更好一些,剂量小一点。 缺氧影响通气,呼吸比较急迫,喘气厉害,会睡不踏实。在山上,尽可能把头部垫高一点 ,使呼吸顺畅一点。 磺胺过敏者可以用Diamox?吗? 答:理论上不应服用。 高原可以喝酒吗? 答:能否喝酒要因人而宜。但初到高原不喝,太高的地方不喝。酒会加重高原反映。 有人说垫高下肢可以使肌肉快一点恢复,您认为有道理吗? 答:腿累的话,垫高对肌肉恢复作用不大。但可以减轻下肢浮肿。为防止高山反应,最好 头高一些,下肢垫高和恢复疲劳关系不大。直着腿并不好, 最好的休息是腿稍微弯一点。 身体整体状态,上升速度,精神因素,酒烟过量,都是高山病诱发因素。 主要的内容概要性的介绍到此,希望大家共同参与这个问题的讨论。 问:如何判断待机或上或下的情况,凭您的经验可否介绍一些。 答:我有大量的资料可免费提供,或上或下需要经验的积累才能判断,1975年,有一个民 工在山上遇到暴风雨雪,他就只身在一个小烈缝里,避免了冰伤。当出现恶劣环境时,就 凭知识和经验判断是大型的还是小型的,持久性的还是短暂性的,这是个综合性的学问。 比如今年玉珠峰山难中,从报道中有几个看不清楚,不明白的地方,路标是登山中基本的 东西,尤其在天气变化或季节不好的情况登山,路标的设定起到留后路的作用。GPS是先进 的设备,使用需要一定知识。例如海拔表常常不准,英国登山者警告说登山者一定要从传 统的技术学起,不要太轻信先进的技术设备,对现代技术的使用是有争议的,有碍于登山 者综合能力的提高,应该在较好的具备和掌握登山最基本能力的基础上使用先进设备。 问 :平均每天上升多少米属于正常。 答:国内经验是500米,但在3000米以上,保守一点较好,一般的人,从北京到3000多米的 贡嘎机场,没有问题。高山的反应对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情况,大部分人在12-24小时之内出 现,有些人迟延,也有些人反应轻微而且有反复出现的可能,高山反应也有个心理作用的 问题,精神状态好的反应相对轻微。 问:预防反应在饮食上应注意些什么? 答:这个也不好说,但一般上不应有太大的刺激性的食物。 问:登山队员的协作如何在进山前准备。 答:这涉及到价值观念,道德,身体条件等方面 的问题,首先要树立良好的心理。其次就是要在实践中体会。 问:登山队员之间的分工协作和人员编制。 答:一种是队员多重身份,队员兼队送,后勤队长等。另一种是固定的人员,队送,炊事 员等责任到人。 问:高山反应有无持续性问题。 答:前苏联人认为反复上下低高海拔不利于身体健康,但近年来,经验认为适应性有持续 性的问题。 问:高山反应有无个体差异? 答:有,6%,但7800以上,高山反应的个体差异逐步消失。 问:登山反应能否造成永久性伤害。 答:8000米以上,不吸氧是有伤害的,但不见得是永久性的伤害。 今年的山难有两起,玉珠山难是一起,坦率讲我认为不应该发生,队伍的组织,装备的选 择和使用有待考究。在毫无经验,毫无支持的情况下,登山是一种无谓的冒险,希望以后 的登山,能充分的吸取教训,另一起山难是闫庚华遇难,这也是说不清楚的事件。“登山 是一种精神,是张扬一种个性”这种观点我不敢苛同。 登山是有危险的,要明白我们是在做一件什么样的事,要承担一定的风险和责任。 第二点提如何去保护,救援,然后才是如何训练,如何准备,如何计划。 每个人都应承担起自己所应负的责任,登山也不例外。登山在不同的时期有不同的作用, 有精神的存在,是一很好的运动,非常浪漫的行动,但登山也不应过多的和功利联系起来 ,这种联系对安全是一个隐患! 问:登协有无向业余队提供咨询。 答:登协在这方面做的不够,以后需努力。 -- NIOBIUM,源自Niobe,希腊神话财富王女儿之名。曾称为钶(Columbium), 醉 闾 颇诗意的南美地名,铌最初发现于此。冷却至接近绝对零度时,可作超导体。 后 巷 CERIUM,为纪念火星与木星间小行星谷神星Ceres而取名,稀土元素中最丰富。 乱 狂 是“混合金属”的主要构成者(近半)。 涂 徒 COPPER源自Cuprum,产铜闻名的塞浦路斯岛古名。与金为仅两种有除灰白黑以外颜色的金属。 纯铜是玫瑰红色的。 ※ 来源:·饮水思源 bbs.sjtu.edu.cn·[FROM: 218.193.181.48] |
返回 |
Copyright © 2001 SJTUBBS,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上海交大BBS饮水思源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