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水思源站 | 文章阅读 | 精华区离线浏览 |
---|
发信人: hemind (hooft), 信区: outdoor 标 题: 未完的旅途——七藏沟 发信站: 饮水思源 (2013年02月10日01:10:44 星期天) 啰啰嗦嗦讲了一大篇,大家将就着看。 寒假的线路很早就开始准备了,考虑过三奥之奥太娜,四姑娘山长坪沟,七藏沟。最后还 是倾向于漂亮的七藏沟。 七藏沟,狭义就指卡卡沟。 ![]() 我们的计划路线: 卡卡沟口3300——长海子3800——长海子垭口4200——鱼海子3700——草海3700——红星 海4000—— ①岩羊沟(垭口海拔4300-4400)——安备村3500,18公里 ②塔子沟(垭口海拔4400-4500)——安备村3500,20公里 计划四天,营地分别为卡卡沟口,长海子,鱼海或草海,红星海。 若不能翻越长海子垭口,则原路返回。若不能翻越红星海处的垭口,则返回到鱼海子,次 日阿翁沟下撤。下撤路线,阿翁沟。 结果还是有些装备准备得略仓促,24、25日才在网上买了雪套,太阳镜,手套等东西,送 到成都。还有帐篷没有选择好,三季帐防风很差。最终还是咬咬牙买了一个A塔无杆帐篷, 这是在离开学校去火车站前下的一单,只好顺风加急了。 26日晚坐上K282次列车,车上基本上都是四川人,都回家过年了;在车上期待着山上厚厚 的积雪,无聊但无心看窗外的风景,27日睡过,晚上实在无聊起来看了几集《荒野求生》 直到电脑没电,后在床铺里捣鼓手机导航,查找无杆帐篷的搭建方法,总有点担心。28日 中午11点40左右到达成都站,我在出站口附近,zbg突然蹿出来吓我一跳。我们坐上地铁, Zbg说成都地铁上美女多,观察了一会儿,还真是,哈哈。我们须从茶店子车站坐车到松潘 县川主寺镇,Zbg的舅舅在成都茶店子车站附近。所以我们直奔他舅舅家,当天还有一个快 递没到,zbg的雪套,太阳镜和我的抓绒手套,联系了快递公司,打了几个电话都不知道我 们的快递在哪里,最后终于弄好了,加急送过来,我们才放心的去买了隔日茶店子到川主 寺的车票。在zbg舅舅家整理好背包,等待第二天出发,那晚睡得也不好,醒了几次,早晨 醒来发现手机充电器没插好,完全没充进电,幸好有另外一个充好的电池,这次的想尝试 的手机导航用起来也没有这么顺利了。8点起床吃了点饭,出发。 在车上,我旁边坐的是个藏族的姐姐(阿姨?),我开始试着搭讪,得知她住在我们此行 的终点—安备村旁边的川盘村。她是去了成都的妹妹家,现回家过年了。她说城里没有家 里好耍,在城里不认识几个人,没有蓝天;还是家里热闹,一村子的人可以聊天,跳舞。 她还给我看了她相机里的照片,全家福,还有川主寺,活佛。某时,她从包里拿出一个很 小的“盒子”,上面写着LV,结果她一打开,是个手机。我当时就震惊了。还没有我的手 机一半大。她说她人小,所以用的手机也小,还问我可爱不。 车子经过映秀,汶川新县城,看到很多地震遗址,还看得见山体滑坡留下的痕迹。思绪又 回到了2008年5月12日,同学们疯狂的在楼梯里往下跑。仿佛听到当时人们撕心裂肺的惨叫 声,那是不能忘却的记忆。很快到了川主寺,拿好行李就走过来一个50岁左右师傅,说了 句:是你们吧?我们说:对!便上了文师傅的车。其间下车吃了15元一碗的牛肉面被坑。 师傅在车上一直询问我们有没有带好防寒的衣物,问我们有没有准备好。Zbg还问了山上会 不会有狼,师傅说有,但是我不相信,我在网上没有听说看到狼的事情,牦牛倒是有。我 们于17点20到达卡卡沟口。 卡卡沟口,海拔3000米。拍了照片,出发了。 ![]() 下去之后沿着河流向上走,慢慢的看到了冰块,山谷两侧的山也很独特,奇形怪状的石头 ,碎石;阳光洒在上面,美极了。进入沟里没多久,已是这番模样。 ![]() 穿上四齿的冰爪,对付这种冰面完全没有问题。刚开始我们还很享受在这样的冰面上行走 的感觉。这会儿还有太阳,看了看GPS,18点半太阳下山。我们在冰面上刷刷的走了半个多 小时,我觉得略累,咳咳,走快了,在这里不比在江浙一带。我们注意节奏,结果没过一 会儿我们又快起来了。此时已经18点10分了,我们开始找营地,到处都是冰面,打不下地 丁。结果又走了十分钟才找到了一处碎石地面,赶紧下包,拿出帐篷。试了试,地丁打不 进去,但是有石头,迅速捡了些来,用风绳将地丁孔拴在石头上。先是固定帐篷四角,然 后登山杖一撑,调整,系风绳。整个过程还算比较快。不过第一次搭建,不是很好看。在 我调整的时候,Zbg也找来了些柴火。篝火和晚饭同时开动了。今天的晚餐是面疙瘩煮香肠 ,香肠是zbg从家里带来的,很香哦。结果风有些大,做饭时有点慌,不过还好。吃完了饭 ,我的锅第一次上了柴火灶,为烧点热水,熏得黑不溜秋,一直舍不得在柴火上烧,这下 好了,为我使用柴火炉打下了基础。收拾完毕,准备睡觉。由于今天坐车上升过快,再加上 下午走得有点快,还要搬石头搭建帐篷。睡觉时我和zbg都有点头痛,轻微高反。不过也没 怎么担心,知道这是正常的。20点睡觉,外面的月光很好,照在帐篷上,很亮,根本不像 是在夜晚。这一夜睡得一般,风吹在帐篷上唰唰地响,加上门厅的地丁有些松,开始我一 直被吵得睡不着,zbg一直裹在睡袋里一动不动,我还以为早睡着了,结果半夜醒来他说他 也一直没睡着。大约在零点左右,我感觉很闷,呼吸好像是没有作用,我当时有些急了, 差点想钻出睡袋透透气,我冷静下来,经行深呼吸,感觉好些了,就这样持续了半小时左 右,起来喝了两次水,并不是渴,而是水里溶有氧气。这一夜我醒了4、5次。另外刚开始 有点热,结果没有把拉链完全拉上,早上被冷醒了。 第二天,7点醒来。还很冷,不想动,拖到7点半起来。这一早慢悠悠的煮了点粥吃。帐篷 内壁结满了霜,睡袋上面落了些冰,身体散发的水蒸汽也在睡袋表面凝结,还想等太阳出 来了晒一晒略微有些湿的睡袋。但是由于是在小山谷里,太阳9点多才照到我们的营地,开 始晒睡袋,结果我们就一直等,冷得我们在冰面上走来走去暖暖身子,这时我们也还很享 受在冰面上行走的感觉。拖拖拉拉,结果收拾好东西出发时都10点了。 不知道有点着急还是怎么,出发比较晚,怕晚上扎营时太晚;我们出发时的速度还是略快 ,在走了一个小时之后我觉得有些跟不上,我一直叫zbg慢点。 山谷两边的山都是这样,大石头,碎石坡。 ![]() 没走了多久我就对在冰面上行走产生了厌恶感,由于只是简易的四齿冰爪,绑在鞋子中间 ,这样在提脚的时候如果前脚掌接地,就会滑一下,感觉比较累,而且冰爪尖每一次入冰 都会引起鞋底振动,脚底板被震得发麻。 我们始终靠着沟的左侧走着,有明显的路,但是是不是也会进入冰面,时不时的过河。走 在冰面有时会发出一种空响声,那就是冰底下是空的,需要注意,如果你走的路这个声音 越来越大,一定要换个方向,不然掉进冰窟窿,下面就是暗河,这么冷的天湿了鞋湿了身 可不好玩。过河时zbg身先士卒,先用登山杖戳戳试试厚度,然后一只脚踩上去试一试,没 问题就快速通过了。我总是小心翼翼地跟在后面,几次发现其实冰都是很厚的,往后过河 时就没有像开始时的犹豫不决了。 装酷一张。 ![]() Zbg一路上都是这个竖起大拇指的姿势。 ![]() 路上有幸遇到了一个当地人,50多岁的样子,背着提着一些水壶,我们只是简单的打了个 招呼,习惯性的问了下这条路是不是通向长海子,虽然我们非常确定。而他也只是说了下 自己来打水的。一路上都非常平静,直到遇上了牦牛群。 “走上头,走上头”,zbg一边说一边快速的走过。是的,我们只是遇到牦牛而已。Zbg走 得有点急,河边的牛蠢蠢欲动。我叫zbg慢点走,一边往后看:一头牛正向我跑过来;不过 速度比较慢,我转身停下,挥舞着登山杖吓了那厮一下,它便停下了。通过了牛最多的地 方,但是在我们走得这条路上,也就是河的左侧,有几头牛在悠闲的觅食。Zbg一看,不好 ,赶紧过河,走到并不好走的河的右侧,这里有及膝的松软的雪和挡路的灌木丛。为了不 分开,我也跟过去了,我们还把雪套上的红色部分卷起来,生怕牛群会对红色产生强烈的 仇恨感。这一段比较难走,走一步,陷进去,费力。不过当我们离开牛群时便又回到了左 侧的路上。这么一折腾,我们都有点累了,12点半左右我们在路边停下,吃午饭。吃饭时 zbg一直说着牛群的事,说没有准备好,不知道怎么对付牛群,还提到了下撤以及明天就下 山。我解释说是只要不太靠近牛群,如果有牛向你冲过来就吓它一下,完全没有想过就这 样被牛给吓得下山了。居然没有牛群的照片。 下午也很平淡,一路上都是差不多的景色,时不时的遇上几头牛。在快要到长海时也有个 小插曲。当时没有找到路,自己开路爬来爬去,也是很深的雪。我有点累了,走几步又想 歇一下,多亏了zbg在前面带路,后发现路就在山谷左侧的山腰上,便横切过去,非常好走 。 长海子 ![]() ![]() 不到16点到达长海子,下包找营地。都是碎石地,我们想找个风较小的营地,开始想去图 中下方的石头那里避风,结果由于坡度太大放弃了。结果还是在图中中间位置离河边不远 一处平底扎营,和前一晚一样,搬石头来系绳子。搭好帐篷,打好水,钻进帐篷,开始做 饭。 结果是晚饭太油腻,zbg没吃了多少就胃不舒服,我们早早睡觉了。 腐败的晚饭。 ![]() 这是我拍的,背景就是长海子,没得现场壮观 ![]() 一直想着在晚上拍一拍开着灯的帐篷,一抹绿映着海子,结果怕冷没有出去。叫zbg在外面 随便拍了张交差。 ![]() 吃得太早,躺了一会儿睡不着,大概八点钟,我们开始聊天,聊人生聊理想。从小学到大 学,各种囧事趣事讲完了,zbg这时提出了明天就下山的想法,我打趣的说想妹子了吧(一 路上没有信号,只有在进沟时发了短信报平安)。的确,当时两个人在帐篷里,都觉得有 点凄凉、孤独,聊天没得聊。Zbg也说两个人在山上比较危险,如果某人出事,另外只有一 个人不好弄,所以呆在山上越久也就越危险。但是我当时想的是每一次出来都有目标,都 是精心准备的,不应该是轻易的放弃,所以我仍然认为如果明天状态好,那就可以继续走 ,如果状态不好就从阿翁沟下撤。 这一夜仍然是断断续续的睡觉,月光洒在帐篷上,每一次醒都看见亮斑的移动,多希望早 点天亮,赶紧出发了。 第三天,今天的目标鱼海子或草海,7点醒来,把头伸出帐门张望,远处山头上淡蓝色的光 甚是好看,可惜卡片机拍出来效果很差。做饭了,仍然是粥,在这么冷的天,火枫的高山 气罐也不好用了。我们把气罐放在温水里,火会大很多。注意水不能太热,温水即可。而 以前用过的把气罐放在另外一个炉头上烤的方法,现在想想真是危险,而且也必须不断的 烤。 ![]() 今天吸取教训,不准备在营地晒睡袋,不过磨磨蹭蹭收拾好出发的时候也已经是9点半了。 我们要翻的垭口就是下图中右侧两个山头的中间,结果由于我的判断失误以为垭口还在前 面些,耽误了十几分钟。 ![]() 垭口底部3950米的样子,开始一段平缓的路,雪也较少,调节呼吸步伐的节奏,走得还算 比较轻松。大概上升到4100米的时候雪变得很深了。 ![]() 雪里走一步陷一下,效率非常低,可以去踩那些不容易陷下去的地方,如灌木丛。但是如 果本来灌木丛非常少,要刻意去踩的话同样比较费力,所以我还是坚持保持节奏,慢慢走 。我在后面走走停停,zbg耐力好些,走我前面,这样我就可以踩脚印。也就有了这张照片 ,谢谢刚哥~ ![]() 垭口处,刚哥很霸气。 ![]() 此行最喜欢的照片之一。 ![]() 最爱山巅。 ![]() 合完影,我们迅速找到下山的路,长长的一段山腰横切,路迹很明显,马帮走过的路。大 概中午一点左右,zbg有点乏力,我们下包休息,顺便吃午饭,再烧点开水,晒睡袋。化雪 烧开水时有一点注意,先加少量雪化出水,再慢慢加雪,这样效率会高些。我烧好开水, 并加了些补液盐。睡袋晒好了,Zbg吃了午饭休息了一会儿,状态还是不大好,便决定要今 天下山了,只留了一天的食物,其余扔掉,当然包装袋不能扔。 这时天上飘来一朵乌云,我们也有点担心天气。 ![]() zbg走前面,我在后面赶,匆匆走过,只留下了这样的影像。 ![]() 这里真都是大路,马帮踩出来的溜出来的,只要顺路走,方向不错,就可以走到鱼海子。 离鱼海子不远的地方的养牛用的栅栏,这个时候没有牛。我们在这里定位了一下,在地图上看离阿翁沟沟口还很远。我用手机的导航软件查看了一下,从这里到阿翁沟沟口大约十公里,按照我们的速度,三个小时下山应该是没有问题,现在时间两点半。 ![]() 当我们决定了要当天下山后,这提了提速度。开始一段路也很好走,干干的土路,还可以扬起灰尘。到后来我们不得不穿上冰爪,进入冰河。后面这一段路也是走得挺快,只是我的鞋底比较硬,被冰爪震的生疼。另外中午我喝了补盐液兑的开水,一路上那叫一个渴啊。几次在河里打水喝。 看到这里的经幡,不久可以出沟了。 ![]() 后面的路,都这样了,车子都可以开进来了。。。 ![]() 五点半到沟口,在黄龙加油站处等待文师傅送我们回松潘县,至此此行结束。 -- 大学应该培养精神贵族,而不是精神附庸。前者敢冒风险,静听内心的声音,并随着它的引导走自己的路;后者则需要别人引导,要别人为他定下学习计划。前者有勇气正视失败,后者则要求在他努力之后就有成功的保证。——卡尔-雅斯贝尔斯 ※ 来源:·饮水思源 bbs.sjtu.edu.cn·[FROM: 183.220.255.26] ※ 修改:·hemind 于 2013年02月10日01:21:02 修改本文·[FROM: 183.220.255.26] |
返回 |
Copyright © 2001 SJTUBBS,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上海交大BBS饮水思源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