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水思源站 | 文章阅读 | 精华区离线浏览 |
---|
发信人: lllxxl (lllxxl), 信区: outdoor 标 题: 【合集】2015暑期半脊峰登山职务总结-zcw 发信站: 饮水思源 (2016年03月14日21:43:32 星期一), 站内信件 ☆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☆ crazycams (小蚊子) 于 2015年10月13日00:21:57 星期二) 提到: 攀登队长——郑昌文 职务总结: 这次的原计划攀登透明梦柯的准备周期照理说是十分充足的,但万万没想到出发前一周, 和校团委沟通失败,无法拿到学校的知情函,因此无法在甘肃登协那里以学生登山队的名 义注册,若以个人名义注册,不仅注册费用较高,而且得比原计划晚出发一周,不得已, 只能临时换山。和队长,装备讨论之后,决定还是攀登半脊峰。 山峰简介: 半脊峰,海拔5430米,经102.907519, 纬31.221169,位于四川省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理县 毕棚沟旅游风景区深处,属九寨沟米亚罗黄金旅游线,距离四川省会成都250余公里,成都 出发至大本营约需五到七小时。2004年5月4日,七位登山者成功登顶一座未登峰,测得峰 顶处海拔5430米。此峰顶隐于一个山脊之后,所以当地并没有该峰的名称,依山顶的形状 首登者给它起名为半脊峰。 2004年5月,四川刃脊登山队6名山友实现首登。 进山: 半脊峰具有良好的接近性,13日全队在成都采购完物资后,14日早乘班车前往理县,与教 练汇合后,包了两台面包车前往毕棚沟景区。办理完进山手续,签字画押之后,全体队员 和两名教练坐景区大巴前往上海子大本营。大本营海拔3500米,但由于下雨,为了不打湿 帐篷,在和景区沟通后,将BC搬进了景区还未建好的员工宿舍内。板房二楼宽敞、干燥、 避雨、舒适,堪称五星级营地,尽管收取了400元的营地费,但是大家觉得很值。 攀登过程: 7月14日: 全队抵达BC后,和教练商量后很快敲定了第二天的攀登计划:决定全队第一天运输大 部分物资到C1,体力相对较弱的4人和教练一同,留在C1适应海拔,第二天向冰川末端运输 攀登物资;剩下4人返回BC,隔天运输剩余物资到C1,全队宿C1。 7月15日: 全队8点30分从BC出发,沿公路往东北方向,走约500米,到达半脊冰川的牌子处,开始进 山。沿途一路都有商业队留下的路标,基本无需担心迷路,连休息处也都有标示,走起来 相对也轻松。下午1点30抵达C1,海拔4400米。按照计划,我,何敏,陈震昊,高鹏远轻装返 回BC,第二天再将剩下的400米路绳运上来。下撤至BC后,陈震昊状态一直不好,没有胃口 ,头疼。 7月16日: 第二天早上9点出发时,陈震昊头疼状况依旧不见好转,安全起见,避免在C1高反更加严重 ,陈震昊决定下撤至理县,放弃这次攀登。剩下三人继续运输,12点30分抵达C1;两点半 左右,余下队员和教练向冰川末端运输物资返回。与教练协商后,3点30分开始进行技术培 训。主要进行上升下降,过节点的训练。 7月17日: 10点全队收拾完毕,在C1 藏好部分食物和装备后,出发前往C2,穿过C1上方的草甸,进入 碎石坡,全程带头盔。晓远在海拔4600米处,出现较严重高反,由何敏陪同下撤,其余队员和 教练继续向C2行进。12点30分抵达藏东西处,重新装包后,全队翻过拇指峰左侧垭口,抵 达4900米冰川末端。穿上安全带和冰爪,由于冰舌上雪层较薄,在和教练观察后决定,沿 冰舌上遗留路绳上升。上升途中只遇到一个明裂缝,约60公分宽,跨过即可。C2建立好营 地,进行了结组和滑坠制动训练。夜里大雪纷飞,和教练商量之后,认为4号线因为大雪, 雪层松软,雪坡较长,而且为40-50度,容易发生雪崩,所以冲顶路线定为全程为冰川路线 的2号线。2号线路线最短,但是冰坡坡度较陡,全程约为50-70度。无论是修路还是上升均 对攀冰技术有一定要求。与教练协商好,明天带150米路绳用于修路,30米路绳用于结组。 7月18日: 凌晨三点起床,烧水,为了节省时间仅煮了一锅麦片作为早餐(这有可能是导致下撤途时 陈颖君体力透支的原因)。教练带三捆路绳,我带一捆50米的结组绳。所有冰锥,两个雪 锥,5根冰洞绳,建立保护站主锁4把,两把冰洞钩。4点40分,全队出发。攀登路线十分清 晰,C2出发后是一段长约100米的30度的雪坡,由于前夜大雪,加之凌晨气温较低,雪层足 够厚实,这一段无需结组;接着是70-80米的一段45度左右的雪坡,两段之后,便开始修路 。第一段绳距为雪坡,坡度约为55度,由我来先锋,教练沿途指导。先锋了40米左右,教 练认为修路速度过慢,于是后面路段由他们修路,在冰川与岩石连接处,教练继续领攀。 第一段的保护站的冰面雪层太薄,清理表面浮雪后打冰锥做保护站;第二段绳距坡度变大 ,约60度;第三段绳距坡度约75度,长度约45米。翻上垭口的平台,所有人结组,这里离 顶峰还有100米左右,雪很厚,稍不注意整个人就会陷入雪坑,挣扎出来非常费体力。8点 40分,7人登顶半脊峰。下撤时,陈颖君和许毓君滑坠一次,所幸及时制动。在下降时,我 和高鹏远分别在两个保护站等待,检查队员下降操作是否有问题。在接近C2的雪坡上大家 集体滑雪下降,也算是练习了滑坠制动。 下撤途中,在冰川末端使用了遗留路绳。下撤至垭口附近时,遇到大雾,远处的乌云也预 示着一场大雪的到来。尽管遇到了意外,但是依旧顺利下撤到了C1,下午5点左右所有人安 全下撤到BC。 出山: 出山是进山的逆过程。 技术总结: 作为这次登山的攀登队长,在训练期间也召集大家进行了2次技术培训(上升下降,结组, 滑坠制动等),再加上巅峰户外学校的登山公益培训,出发前所有队员对于登山所需的技 术知识应该有一个大致的了解了。但在C1进行技术训练时,被两位教练指出了很多不足之 处,主要问题有以下几点: 1.牛尾绳与安全带的连接采用编式八字连接最佳,山鹰社的连接方法有存在绳结滑动的可 能。 2.牛尾绳与上升器最好采用主锁连接,牛尾绳套进上升器锁孔的方式会切割绳子,不宜长 时间使用。 3.牛尾绳两端的绳结一定要打防脱结。 4.下降的技术有两种,扁带延长下降和直接用ATC下降,这点在以后的技术规范中单独描述 。 5.上升器前端小孔在使用时最好挂入一把单锁,避免出现意外绳子从上升器中脱出(这个 技术细节应该统一,不是所有人都有这个习惯)。 在攀登准备期间,由于换山,之前透明梦柯的攀登计划废掉。重新制作的半脊峰的攀登计 划在到达BC当日被教练否定,对于八人小队伍攀登半脊来说,在不知道队员的体力和适应 状态的情况下,一开始就分A,B两组是不合适的。教练提供了更为合理的方式:让所有队 员背负大部分装备到C1,根据到达时的状态,再来决定运输队的人选,其余队员留守C1适 应海拔。次日留守队员向冰舌末端运输部分食物和技术装备,同时适应海拔。可能是大本 营和C1沟通不畅,在16日在C1汇合时,才发现并没有向上面运输多少物资,只有冰镐、冰 爪和两袋食物,导致17日出发时,所有人负重也基本在30斤以上。后来细想,应该15 日首先把绳子运输上去,再由留守队员向上运输大部分路绳及部分技术装备。 总的来说,这次攀登中,大家的攀登欲望还是比较强烈,能够正确处理个人和团队的关系 ,尤其是因为高反下撤的队员,情绪非常稳定;队员之间非常团结,团队气氛一直非常不 错,总是有说有笑的。前期训练暴露的问题除了技术细节外,还有体能训练的不足,尽管 体能训练计划很充实,但是队员对于训练的态度不够严谨,而且最后体能训练也没有测试 与考核一项,在考试周结束后的恢复训练也因为种种原因未能成形。希望在明年的登山准 备中加强训练的纪律。在雪山上,体力不足将是一件非常危险的事。 最后附上这次攀登的航迹图 BC-C1 C1-C2 C2-Summit ☆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☆ TitanScorpio (野协·我要周游世界) 于 2015年10月13日17:22:38 星期二) 提到: 赞 ☆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☆ hemind (TD) 于 2015年10月13日18:04:59 星期二) 提到: 哇,精华区熟悉的id 你们都在哪里啊 ☆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─☆ HYP (孤行) 于 2015年10月13日23:22:05 星期二) 提到: 我去,好久不见的ID! |
返回 |
Copyright © 2001 SJTUBBS,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上海交大BBS饮水思源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