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水思源站 | 文章阅读 | 精华区离线浏览 |
---|
发信人: lcc (野·剑者天行), 信区: outdoor 标 题: Performance Rock Climbing 之 肌力 发信站: 饮水思源 (2008年07月21日00:00:00 星期一) 一、不同型态的肌力 肌力(strength)乃肌肉所产生的力量,亦即肌肉产生张力克服阻力的一种机能。然而在攀 岩运动中,重点不仅止于肌肉所产生的力量(即最大肌力),如何动员及协调各部门的肌肉 也同样重要。在瞬间动员大量肌力、持续做出几个高难度动作、或攀爬一条难度平均的路 线,这些皆是不同型态的力量表现。为此,可将攀岩运动中所涉及的肌力划分为爆发力(p ower)、力量耐力(power-endurance)及局部耐力(local-endurance)三类。 (一)爆发力:指瞬间动员大量肌力或采取动态姿势的动作 (二)力量耐力:每单位移动皆无需于瞬间内使用最大肌力,且动作皆在肌肉合理的负荷范 围内。或许整条路线必须持续作出高难度的动作,但分段攀登则难度将减少许多 (三)局部耐力:路线分段难度不高,但整条爬完手臂仍会僵硬。此种型态需要特定肌肉做 出力量小但时间长的功。举例而言,难度相同的路线,所涉及的肌力型态便可能有所不同 二、爆发力 (一)肌肉大小:肌肉大小指的是肌纤维的数目及其横断面积的大小,肌肉愈大,其所产生 的肌力则愈大。然而,攀登能力与肌肉大小并无绝对的关连,因为仍有其余影响肌力的要 素,如:训练有素的肌群可储存较多的能量及酵素、体积相同的肌肉动员肌纤维的能力亦 有所不同。当肌肉体积增加时,其重量增长的速度远超过力量增长的速度(后者大约仅有前 者的60%)。由于攀岩所需之肌力与体重有着密切关连,所以相对力量(即最大力量与体重的 比值)远比绝对力量来得重要。 (二)肌肉最大动员能力:肌纤维收缩的力量愈大、产生收缩的纤维数愈多,所形成的力量 就愈大。故肌肉之最大动员能力,指的便是一次收缩中所动员的肌纤维数量。然而,肌肉 动员纤维的数值因人而异,即使具有相同的肌肉大小,所产生的最大肌力亦可能有所不同 。由于肌肉的动员能力决定了肌力的多寡,因此其在攀岩运动之角色十分重要。一个理想 的选手应训练出中等大小的肌肉,以控制体重,但具有极高的肌肉动员能力。 (三)肌群协调性与爆发力的关联:在攀岩运动中,力量的产出往往不仅与一两处肌肉相关 。相反的,一个动作通常须同步协调各肌群。倘若肌肉间缺乏一种力量的平衡或肌群收缩 时间不一,便无法做出流畅的动作。此一动作的协调则须依赖人体关节周围的许多小型肌 肉,他们扮演着协调及牵动大型肌肉的角色。不过两者间必须保持一定的比例,否则小型 肌肉协调及平衡的功能将大为受限。由于重量训练往往仅使大型肌肉肥大,因此攀岩运动 必须针对所需的攀登动作进行特定训练。 (四)最大肌力与爆发力的关联:无论何种型态的肌力,最大肌力皆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 。最大肌力是得以做出高强度动作的先决条件,其与爆发力的关联则在于所谓的「接触点 肌力」(contact strenght)。即触碰到把手点时产生最大肌力所需的时间。举例而言,在 以动态姿势触摸到一不佳的把手点时,倘若手指无法在瞬间凝聚最大肌力,便有可能坠落 。至于接触点肌力的提升,则须端赖最大动员力之发展 三、力量耐力 (一)肌肉的能量补充:磷化物(ATP: Adenosine triphosphate)是肌肉收缩时的能量来源。 由于肌肉所能储存的磷化物十分有限,仅足以提供4~5秒的运动,因此必须经由有氧或无氧 代谢将肌肉内储存的肝醣转化为磷化物。有氧代谢可十分有效地将醣类转化为磷化物,且 不会产生堆积物,但却需要足够的血液将氧送达肌肉。不幸的是,攀岩运动却经常处于无 氧状态。在做出高强度动作时,氧的输送便会被阻绝,磷化物亦会有供不应求的情形。此 时,肌细胞便会以无氧代谢的方式制造磷化物。但无氧途径并无法将肝醣充份转化,且会 产生乳酸堆积物,如此不仅将减缓代谢速度及磷化物的产出,更会造成肌肉的疲劳 (二)血液的阻绝:肌肉收缩时,紧缩的肌纤维将压迫、甚至阻绝提供其氧份的微血管。此 一阻绝的程度与攀爬的难度,即肌肉的负荷量成正比。当微血管输送系统被完全阻绝时, 肌肉仅能以无氧代谢方式制造磷化物,如此乳酸堆积、血液循环无法将其排除,肌肉遂快 速疲劳。除非肌肉放松或其负荷程度减少到最大肌力的50%以下,否则乳酸的持续堆积,将 仅能使肌肉的能量供给维持40~90秒(见表1-6)。倘若攀岩者在此状态下持续握住把手点, 不久便坠落。所幸,攀岩时并非持续握住同一把点,下臂的肌肉是在一种「静态-间歇」( static-intermittent)的状态下运作。所谓静态,指的是肌肉以静态收缩的方式握住把点 ;而间歇,则指手臂在交换把点时可获得暂时舒缓。但在强度大的路线上,每步动作皆几 乎让微血管阻绝,乳酸的排除与能量的供给仅能依赖交换把点时的短暂时间。如何利用此 一片刻,避免让生理或心理的紧张妨碍肌肉的放松,便是关键所在 (三)最大肌力与力量耐力的关连:举例而言,两位最大肌力分别为96磅及50磅的选手A与B ,在爬一条需要23磅力量去抓住把点的路线时。选手B须使出其最大肌力的46%,其微血管 几乎完全阻绝,因而使得下臂堆积大量乳酸。但选手A却仅须使出23%的最大肌力,虽然其 肌肉有部份仍会进行无氧代谢途径,但由于血管是处于畅通的状态,因而可适度的将乳酸 排除。对于选手A而言,这可能仅是一条局部耐力的路线,因为其肌肉的能量来源是经由有 氧途径,且仅耗费了最大肌力的一小部份。但对于选手B而言,这便是一条力量耐力的路线 ,由于必须采取无氧途径获得能量,因而其下臂很快便僵硬。两选手虽然于此一路线皆无 需使出最大肌力,但最大肌力却影响了血管的输通与否。因此,血液供给能量的角色说明 了最大肌力对力量耐力的影响,倘若能发展良好的微血管组织,肌肉内血液输送的状态便 能改善 (四)下臂硬化(pump):肌肉能量的供给说明了攀登力量耐力路线时下臂硬化的现象。在肌 肉运动过程中,磷化物主要的功能并非在使肌纤维收缩,而是使收缩的肌纤回复松弛状态 。但在力量耐力路线上,血管的阻绝导致磷化物之短缺,肌纤因而处于紧绷状态。此一困 境唯有靠发展健全的微血管组织方能排除 三、局部耐力 局部耐力有别于心肺耐力(general endurance),指的是特定肌群于攀登中等难度或长时间 路线时之能力。由于局部耐力路线的分段动作较容易,故肌肉的负荷远较力量耐力路线小 。也由于强度较弱,因此血液循环可较为畅通,磷化物的制造亦可大多透过有氧代谢途径 。至于影响局部耐力的因素则有三:最大肌力(影响血管阻绝的程度)、微血管组织及有氧 代谢能力 (一)微血管组织:微血管乃是肌肉运动时的供给线。倘若微血管得以输送充分的血液,肌 肉便不会僵化;反之,若微血管因肌纤收缩而被阻绝,肌肉便将缺氧及疲惫。而微血管组 织健全的程度则与肌肉发达的程度成正比。持续锻炼的肌肉可使微血管扩张,以传送更多 的血液。密集的微血管网络更可载送更多的氧、加速能量的转化及利于乳酸堆积物的排除 。如此在攀爬时便可避免下臂的硬化,及在硬化后迅速恢复 (二)有氧代谢途径:有效的训练可增进有氧代谢能力,即将肝醣更迅速地转化成磷化物, 并增加肌肉的能源储存量 (三)肌力与耐力训练的低换关系:必须强调一点,任何特定的训练皆会影响其余型态力量 的表现。而耐力训练则是不可避免地将减少肌肉的最大动员能力,即最大肌力与爆发力。 唯有同时提升攀登技巧,以避免力量的耗费,及拟订适切的训练计划。方能使肌力与耐力 同时达到巅峰 -- ※ 来源:·饮水思源 bbs.sjtu.edu.cn·[FROM: 211.80.58.252] |
返回 |
Copyright © 2001 SJTUBBS, All Rights Reserved.
版权所有上海交大BBS饮水思源站