饮水思源 - 文章阅读  [讨论区: outdoor]
[转寄/推荐][转贴][删除][修改][设置可RE属性][上一篇][返回讨论区][下一篇][回文章][同主题列表][同主题阅读][从这里展开]
发信人: billyxs (into the wild), 信区: outdoor
标  题: 岩蜥2012年终赛归来@万体馆
发信站: 饮水思源 (2013年01月20日00:02:02 星期天)

此次2012岩蜥年终赛比赛分为新手、甲b、甲a、专业几个级别。将分别叙述偶的感官。

新手赛:唯一采取难度线路形式的比赛。因为一些原因没有看到敏妹的全程攀爬,不过目
睹了他掉落的那一下,赛后讨论也是经验不丰富被卡在一个较远手点的位置上纠结过久。

男子甲b抱石(也就是偶参加的):线路总体偏简单,四条线依偶的感觉分别是:V2~V3, 
V1~V2, V2~V3, V1~V2, 偶的成绩:T0B1, T1B1, T3B3, T1B1(TmBn表示第m把top,第n把
首次拿到bonus;0表示失败),在全部40名选手中排名中游;有8名选手四条线都是T1B1。
结合视频细说(感谢敏妹拍摄!):

一上来的失利说明了偶在热身方面的一贯欠缺,周三在岩舞磕的太厉害没缓过来也可能是 原因之一。觉得抱石的热身一定不要收敛,练到小臂僵硬都可以;毕竟抱石强度大但对耐 力要求不高,身体灵活舒展性极为关键。 技术上,第一条的失利来自于对于左上方手点理解的失误(如视频所示)。手点并不友好 ,以为要用手指捏住但太难,其实应该用整个手掌撑住,也需要之前一个小动态来保证到 达能撑住的位置。也可怪罪为经验不够丰富,或者因有希望拿奖心态产生变化整个不自然 。
第一条放弃之后小臂仍非常僵硬,感觉不妙却被这条难度不大的平衡线给救了。关键是骑 在造型上稳定。另外没可能拿奖之后心态也放松了很多。
第三条线是最好玩的:大动态起步+中间闪转腾挪找平衡+动态结束。起步时脑子有点困, 试了三次大动态才抓住(敏妹没拍到),之后各种纠结挪动,几次几乎感觉要掉出来都撑 住了,之后试着调整呼吸平静心理,身体平衡奇迹般的变得容易。最后的扭身动态也是脑 子不清醒,但是想到这把搞不掉再来一次也没力气了,竟然牢牢hold住。
小斜壁上的小线路,没有太多挑战除了偶已经没力气。整个动作非常僵硬,几欲掉下来。 Sharma那句”my body just wanna let go… I like this long fight”形象附体。勉强 完成。 女子甲b的比赛没有看。女子甲a的线路造型丰富,使用蛮力不多,但是各种平衡技巧对柔 韧的强调凸显。男子甲a就是女甲a去掉一些点… 暴力与平衡并存;大冬瓜背负脚伤的表现 依旧抢眼。女子专业使用的是男甲a路线,而除了国家队一姐(貌似还是高二学生?)之外 其他俩妹子都被磕的很惨。也让偶感慨于国家队与民间高手的差距也无法足够填补男女攀 岩风格的差别。 男子专业比赛的定线用了半个多小时,天晚天凉。人们多余的等待完全是值得的,瞿仔、 小树、汤老大、阿邦们的表现引来阵阵惊呼:指力,动态,平衡,精准,都是超级的。偶 实力有限无法点评只能跟着吼叫;也没有录视频而是全身投入观察学习中。期待之后专业 摄影师的剪辑。 另,敏妹rp爆发抽奖拿到德国牌子8字一枚,偶也完成了找阿邦、瞿仔、阿文合影的愿望, 给力! 附,与抱石、难度、徒手、定线无所不能的超帅闷骚阿文合影:
-- 小小的岩壁为什么那么吸引人?因为它平衡了人的肢体在不同情况下的姿势处理,平衡了人体各部分的肌肉运用,平衡了地心引力与向上绝对力量的关系,平衡了人后天的自大、自信与先天的畏难和恐惧,平衡了探索的激情与现实的冷静,平衡了严谨与浪漫的关系。攀岩里有东西方哲学,贴在岩壁上才感受得到。
※ 来源:·饮水思源 bbs.sjtu.edu.cn·[FROM: 219.228.113.250]

[转寄/推荐][转贴][删除][修改][设置可RE属性][上一篇][返回讨论区][下一篇][回文章][同主题列表][同主题阅读][从这里展开]